刷屏十月·杭州人文藝術盛典,解密尋紋記Ⅱ
10月20日,由諾貝爾瓷磚出品,知識宇航家聯合出品,于文化藝術創意集聚地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尋紋記Ⅱ諾貝爾2023《藏》新品發布暨人文藝術鑒賞會”。
▲CCTV-4《中國新聞》播音主持 立俊恩(左)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陳慧(右)
本次活動以主會場結合多個分會場形式開展,共計三百多位行業大咖,過千人參與,現場直播更吸引數萬人圍觀!
人文藝術與空間關系的近距離對話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蘊含著無數東方美學的結晶,所承載的價值非凡。赤、黛、朱、黎、縹,是中國古代顏色的傳統名稱,每一種,都是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 單霽翔院長,在現場與大家進行了《歷史文化遺產與人文藝術生活》分享。
本次活動獲得眾多優秀設計師的支持和參與,中國當代杰出建筑師代表,BUZZ建筑事務所創始人/主持建筑師莊子玉 就《空間設計美學》主題,分享了對空間與美學二者關系的理解。
現場,諾貝爾全國事業部總經理喻哲超先生表示尋紋記Ⅱ系列從自然之美走到人文藝術之美,變的是產品的精神內含和技術革新,不變的是諾貝爾倡導美學,為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心。藏的是文化精粹藝術沉淀,更是千錘百煉鍛造而成的極致。
現場來自藝術界、商界的一眾名師名流到場參與見證,包括中國知名服裝設計師/議文集團創始人 曹議文女士;著名企業家/中國豪車交易第一品牌豪車毒創始人 紀文華先生;知名教育博主 Mia Chen;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創始人/金米創始人 金戟先生;知名藝術家/杭州G20主會場藝術總監 童雁汝南博士;設計博主/互聯網大V/明星設計師 王帥;知識宇航家創始人 柯麗敏等等,F場嘉賓對“諾貝爾尋紋記Ⅱ”的人文藝術造詣和人文藝術傳播精神給予了一致好評。
藝術融合科技解密尋紋精神
藝術內容,離不開各種形式的表達。舞蹈產生之初,是在感受生命、表現生命。從古到今,生活的豐富多彩,都會通過舞蹈的形體姿態來表達。中國第一個現代舞專業表演團體——廣東現代舞團以舞蹈結合視頻的形式,用肢體藝術語言詮釋了 “尋紋記Ⅱ諾貝爾2023《藏》《顏》”系列中,人類從探索自然,到將之融入人文、融入生活的造物過程,完美呈現藏在細節和科技中的人文藝術之美。
以自然、人文藝術、科技的形式詮釋空間美學,在自然與人文中探索,挖掘藏于細節的美,提煉升華化為藝術,并以之融入設計與生活,是諾貝爾“尋紋記”系列一直堅持的理念。當晚,諾貝爾面向全球發布了承載著自然之美與人文藝術之美的匠心之作——“尋紋記Ⅱ諾貝爾2023《藏》新品”
諾貝爾產品經理宮繼釗先生,亦從“藏石-藏拙-藏色”三個不同的角度,解密“尋紋記Ⅱ”藏于自然與人文藝術中的美。
【藏石】系列:將古人的院落用石造景的意趣用于現代的居室廳堂,把人們帶到寧靜的自然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打造空間低調奢華的質感。
【藏拙】系列:采用三層數碼工藝,高度還原材質肌理觸感;最新自然蝕刻還原技術,打破傳統凹凸肌理鈍化感,肌理自然、觸感柔潤,色彩純凈、光感柔和;領先經緯織梭解構技術,實現肌理凹凸層次與圖案、色彩精準匹配,且質感如織物般綿柔。
【藏色】系列:穿越迷霧的陽光,用色彩裝點大自然的柔情,以天地為感,追溯自然與人類的原初生命與力量,將道法自然的哲學與現代設計語言相融,在當代語境下,詮釋諾貝爾品牌獨有的“東方氣韻”。
“尋紋記”關注的是人與空間、人與自然、空間與自然的關系,專注打造美到細枝末節的極致產品,倡導和傳播人文藝術生活美學。
尋紋記Ⅱ鑒賞會現場,諾貝爾2023《藏》人文藝術主題展覽更是獲得現場嘉賓滿堂喝彩。
傳遞人文之美成就美好生活
華夏文明能歷經五千年的洗禮而長盛不衰,離不開民族的傳承。而在倡導和傳播人文藝術美學生活的路上,同樣需要有更多的參與者。
諾貝爾事業部運營總監 潘文元現場再發起“尋紋記尋紋官全球招募”計劃,在發起講話中表示,將竭誠為每一位尋紋官搭建一個:設計成長,人文藝術視野升級,個人品牌打造,人文藝術產品空間聯合創作的賦能平臺,用心讓更多閃耀著人文美學思想光輝的好作品大放異彩。
北京龍發裝飾合肥分公司總經理錢昌勇先生、銳空間設計機構創始人李罡銳先生作為尋紋官代表,分別分享了中國優秀設計師攜手諾貝爾共發現和傳遞人文藝術之美的收獲和期許。
10位中國優秀的設計師率先加入成為新一代尋紋記Ⅱ尋紋官,諾貝爾在現場為他們舉行授牌儀式。藝術之火生生不息,愿越來越多人,成為人文藝術的傳播者,美好生活的代言人。
“尋紋記Ⅱ——諾貝爾2023《藏》新品發布會暨人文藝術鑒賞會”,從不同的視覺和表現形式中,鑒賞藝術與科技的結晶,感受人文藝術極致之美。
未來,還有更多藏于細節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藝術之美,靜待我們探尋與發掘,讓我們共同期待更多匠心藝術作品面世,讓藝術與人文融于空間、融于生活!
關鍵詞: